印刷機越變越長的背后
中國市場是這樣的情況,而國外在這個方向上好像比咱們起步得更早。
比如,有報導顯示,早在2008年末,美國一家名為K&D的印刷廠便開始使用聲稱其時“世界上最長的單張紙膠印機”,這是一臺16個機組的海德堡Speedmaster XL,長度到達38米。
2016年末,又有報導表示,高寶在德國安裝了一臺全球最長的用于包裝印刷的單張紙膠印機。這臺機器共有14個印刷及印后加工單元,長度到達42米。
2017年11月,曼羅蘭在美國安裝了一臺全球最長的ROLAND 700 EVOLUTION杰出版印刷機,裝備有14個單元,全長45米。
還有沒有比45米更長的單張紙膠印機?見過的老板無妨在評論區留言。
印刷機為什么變得越來越長?道理其實很簡略,正像曼羅蘭有關人士所表示的那樣,印刷企業之所以投資更長的印刷機,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避免直接的價格競爭,因為四色或五色作業正面臨巨大的價格壓力。
說白了:機組越來越多、機身越來越長的印刷機,可以為印刷企業帶來新的競爭優勢。
這些優勢體現在什么地方?至少有三點:
一是大幅提升出產功率。簡略說來,許多超長版印刷機就像是多色機、上光機、燙金機的組合,將不同功能的機組整合在一起,能夠大大節約活件的上機預備和在不同設備之間轉化的時刻,單位時刻的產出自然大大提高。
而且,作為各膠印機廠商主推的頂級機型,超長版印刷機大多會裝備自動上版、套準操控、自動清洗、數字墨控等自動化技能,出產功率與傳統機型比,又要高出一截。
二是完成工藝創新。通過印刷、上光、燙金單元的排列組合,超長版印刷機可以根據印刷企業的產品特點,到達不同的工藝作用。在瀘州舉行的活動上,曼羅蘭便共享了為不同印刷企業定制的多款超長版印刷機事例,及相應的工藝作用。
三是下降運營成本。這一點很好理解,出產功率提升本身便會下降產品的單位出產成本。一起,將不同的功能整合在一臺機器中,會大大下降對操作人員數量的需求。
更高的功率、更好的工藝作用、更低的出產成本,對搞印刷的老板來說,這樣的機器誰會不想要呢?
本文由重慶名片印刷廠采集


09:00-18:00

